互聯網技術雖然提供了種種便捷,但也有可能導致人們过度依赖网络而產生上瘾問題,進而干擾日常生話和精神健康。根據广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定期進行适量运动能有效地緩解网絡成癮的情況,并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该研究对14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涉及共计760名参与者,结果表明各种形式的锻炼都有助于減少ネット成癮的程度并提高心理福祉状态。
網絡成癮影響生活 運動或成有效改善方案
隨著互聯網普及,許多人依賴網絡進行社交、工作及娛樂,但部分人無法控制使用時間,導致網絡成癮,影響學業、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受影響者常沉迷社交媒體、遊戲或網購,長時間無法離開網絡,甚至出現睡眠障礙及焦慮等問題。這種現象與大腦多巴胺獎勵機制有關,與其他行為成癮相似,因此需要有效的干預措施。
研究分析 14 項試驗 運動介入有助改善
廣西大學的研究小組為了探討運動對於網路成癮的效用,審視了先前刊載的十四項隨機控制實驗數據,這些資料涵蓋七百六十位有著網際網路或智慧手機依賴問題的大學生成員。他們把所考察的身體鍛煉分成三大種類:一是需要靈活反應的開方式運動項目(例如籃球和足球);二是以反覆練習動作為主的閉式運動(比如說慢跑、遊泳及重量訓練);最後是這兩大類別相融合的形式。參加測試的人士須於四到十八周間定期展開適中的體育活動,頻率介乎每周二至五次之間,時間長短從五十分鐘延伸到了一百二十分钟不等,而對比群只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加入任何體能鍛煉計劃。
減少焦慮與孤獨感 運動能提升心理健康
數據分析顯示,參與運動的受試者網絡成癮症狀明顯減輕,焦慮、孤獨感、壓力及無助感亦有所下降。受試者的整體心理健康獲改善,並減少疲勞與抑鬱症狀。研究團隊指出,綜合運動方式(開放性與封閉性運動並行)對改善網絡成癮的效果最佳。
適用範圍有限 未來需更多研究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僅針對中國大學生,結果未必適用於其他文化背景或年齡層,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運動對不同群體的影響。不過,研究已證實運動有助減輕網絡成癮症狀,或可作為干預措施之一,幫助受影響者改善生活質素與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 Science Direct
The post 減輕網絡成癮症狀 研究:「運動」最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玩生活.樂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