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鹏汽车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其近两个月的业绩却让外界刮目相看。2025年初,小鹏汽车的月均销量突破3万辆,并连续两个月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势力榜单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是公司在技术和产品上的持续创新,也体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和调整能力。
回顾过去两年,小鹏汽车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低谷期。特别是在小鹏G9与G6两款SUV发布后,公司曾寄予厚望,但由于定价过于混乱、配置不清晰、产能无法跟上等一系列原因,这两款车的销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成了消费者和行业中的“遗憾”。当时的困境几乎让小鹏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然而,经过两年的调整与反思,小鹏终于迎来了春天。2023年,小鹏在技术、产能、供应链和产品定价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进,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其核心的AI驱动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公司认识到,消费者对高科技、高性价比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成为小鹏转型的关键。
2025年3月13日,小鹏在春季发布会上宣布了小鹏G6与G9的改款上市。这两款车型的上市,无疑是小鹏“逆袭”的标志。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G6与G9的改款更像是“全新发布”,而非简单的车型更新。这不仅是对过去两年不足的总结,更是展望未来的一次突破。
这次的G6与G9改款,外观和配置都经历了大幅度的优化。尤其是在消费者反馈的基础上,小鹏通过279次一对一的用户访谈以及收集了超过万条的用户反馈,做出了精细化的调整。举个例子,小鹏G6的尾部取消了原有的电动尾翼,改为更加简洁时尚的小鸭尾设计;内饰方面也新增了灰绿色和灰白色内饰,并安装了更大的中控屏,科技感十足。小鹏G9则进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适度,特别是在后排座椅的通风按摩、空间扩展和驾驶辅助系统方面,都做了重要改进。
与之前小鹏车型价格偏高的策略不同,这一次,小鹏G6与G9的定价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主打性价比。2025款小鹏G6的售价区间为17.68万元到19.88万元,相比于老款的19.99万元到27.99万元,最大降幅接近8万元。而小鹏G9的售价则从原来的31万元起售价,降到了24.88万元到27.88万元,降幅超过20%。
更为关键的是,小鹏通过降本控制了成本,使得这些车的配置非常豪华却价格亲民。比如,G6与G9全系标配了5C超充AI电池、图灵AI智驾、德国威巴克双腔空气悬架、倍适登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等高端配置,这些配置通常出现在价格更高的车型中,如理想MEGA或保时捷。而小鹏的“图灵智驾”功能,更是相较于国内其他品牌,展现了其独特的竞争力,特别是“车位到车位”功能的加入,突显了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
为何小鹏敢于在定价上做出如此激进的决策?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坦言,这一切并非易事。定价策略背后,反映了小鹏对未来市场的深刻思考。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小鹏做出了大规模的降本调整,既在研发中寻求突破,也在生产制造中狠下功夫。
其中,两个降本策略尤为关键。一方面,小鹏通过工厂的升级改造以及CIB+中地板一体压铸技术,提升了整车续航,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公司的供应链选择也采取了竞价模式,这一“广撒网”的策略帮助小鹏更高效地找到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从而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鹏与大众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造血”能力,这为其未来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小鹏的“性价比”策略一经发布,立即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新款小鹏G9在上市45分钟内,就收获了超过5000单的订单,而小鹏G6的订单量在7分钟内就突破了5000单。尤其是这些订单大多数为“定金订单”,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决心十分坚决,市场对小鹏汽车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这一现象也证明了小鹏的定价策略取得了初步成功。随着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车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小鹏的这次定价调整无疑是“瞄准”了这一市场趋势。尤其是在智能硬件、AI驾驶技术等高科技配置的加持下,小鹏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虽然小鹏在定价、技术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未来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产能问题无疑是小鹏当前的一个重要瓶颈。尽管公司去年在广州和肇庆的两座工厂提升了产能,但随着订单量的不断激增,小鹏是否能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产能,将直接影响到其销量和市场表现。
何小鹏也在发布会后坦言,公司目前正处于“ICU门口”,虽然已摆脱了最初的困境,但要持续稳定发展,还需要在产能、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单纯依靠融资无法实现长远目标,必须依靠盈利能力。”他强调,这也是小鹏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回顾小鹏汽车的过去,虽然曾经历过短暂的低谷,但其在过去一年中的反弹也体现了公司深刻的自我调整与创新精神。从技术突破到成本控制,再到合理的定价策略,小鹏正逐步走向稳步发展之路。未来,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将继续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如果能够克服产能问题并持续优化研发,或许小鹏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虽然当前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但小鹏的战略调整无疑为其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信任,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如何确保技术创新的持续性,仍将是小鹏未来发展的关键。